::: 目前位置:首頁 > 敏捷性(運動訓練學) agility
敏捷性(運動訓練學) agility
指在各種突然變換條件下,身體能迅速且正確的變換方向與位置的能力,此一能力是力量、反應時間、動作速度、動力和協調性等競技要素的綜合能力。增進敏捷性的機制:(一)增進動力─具備有最大肌力和速度,以提高動力,敏捷性也必然增進;(二)增快全身反應時間;(三)增進全身協調性。敏捷性訓練處方的原則:(一)強度:以最快速度(100%強度),或接近最快速度(80到90%強度)實施反覆訓練。例如:側併步,兩腳的反覆移動速度必須達最快的強度才有效;(二)時間:持續時間不宜太長,反覆次數以不造成肌肉疲勞為原則;(三)頻率:訓練頻率要高,要有計畫地實施,每週三次已足夠;(四)休息:休息時間不宜太長,以避免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大幅降低。訓練時間與休息時間在1:3左右,即訓練時間20秒,休息時間60秒。敏捷訓練法的內容:(一)快速跑跳中,能很迅速、準確和協調地完成各種變換體位和方向的訓練。例如,快速急停、迅速轉體、各種閃躲、突然起跑和啟動等各種訓練;(二)複雜多變的專門訓練,例如:米字跑、閃躲跑和四方形跑等;(三)各種協調性、敏捷性遊戲訓練:變換方向的追逐遊戲或利用信號作各種反應的遊戲等;(四)各種動力訓練。
相關文獻: 葉憲清(2003)。運動訓練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正常、蔡崇濱、林信甫、林政東、吳柏翰、鄭景峰等(譯)(2004)。肌力與體能訓練。臺北市:藝軒圖書出版社。(Baechle, T., amp Earle, R., 2000)
延伸閱讀: Bompa, T.O., amp; Haff, G. G.(2009). Periodization-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