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分類快速瀏覽

人文
社會
自然
方法論
其他綜合學科
田徑
水域
體操
球類打擊標的
球類隔網
球類對抗
技擊
舞蹈
傳統體育
其他綜合術科
身心障礙運動

阻力訓練 resistance training

人氣: 1860 / 撰稿者: 江界山
又名重量訓練(weight training),或力量訓練(strength training),係指在骨骼肌運動中施加阻力,應用肌肉對抗阻力的原理,所操作的各種肌肉抗阻力訓練。透過漸進及超負荷方法,做為改善肌肉適能與健康。阻力訓練主要目標為提升人體肌肉力量、改善肌耐力、增加肌肉大小、增加肌力及肌肉爆發力等。在改善競技運動能力時,也能配合各運動專項特性,設計可提升心肺耐力、速度、敏捷性與柔軟性需求。阻力訓練種類可區分為:身體重量阻力(body weight exercises)、器械式阻力(machine exercises)及自由重量阻力(free weight exercises)。其原則為:超負荷(overload)、適應性(adaptation)/調適性(accommodation)、專項特殊性(specialty)、個別差異反應(individulization)、可逆性(reversibility)、變異性(variability)與恢復(recovery)、訓練頻次(frequency)、週期化概念(Periodization)。而阻力訓練設計中之各變項為最大反覆(RM, repetition maximum)、強度(intensity):負荷量為最大反覆的百分比、反覆次數(repetition):在沒有休息的狀況下重複實施一個動作、組數(set):進行某個動作所要求的反覆次數、組間休息(rest interval)、訓練量(training volume):負荷量×反覆次數×所有組數。
分類: 自然 > 運動訓練學
中文關鍵詞: 肌力肌爆發力肌耐力
英文關鍵詞: strengthpowermuscular endurance
相關文獻: 林正常、蔡崇濱、林信甫、林政東、吳柏翰、鄭景峰等(譯)(2004)。肌力與體能訓練。臺北市:藝軒圖書出版社。(Baechle, T., amp Earle, R., 2000) 林正常、鄭景峰、吳柏翰(譯)(2007)。基礎全人健康與體適能。臺北市:藝軒圖書出版社。(Thygerson A. L., 2005)
延伸閱讀: Thomas, R. B. amp; Roger, W. E. (2008). 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3r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atics.

訊息回報

驗證碼圖,請按此圖,在新視窗查看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