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分類快速瀏覽

人文
社會
自然
方法論
其他綜合學科
田徑
水域
體操
球類打擊標的
球類隔網
球類對抗
技擊
舞蹈
傳統體育
其他綜合術科
身心障礙運動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 National Sports Training Center

人氣: 1024 / 撰稿者: 林玫君
位於高雄市左營區,是隸屬於教育部的行政法人機構,簡稱「國訓中心」。1975年為參加1976年加拿大蒙特婁奧運會,當時的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理事長黎玉璽將軍向軍方商借左營海軍陸戰隊勝利營區,作為選手集訓基地。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被迫退賽後,體育界咸認應妥善利用該場地,長期培養優秀運動選手,體協乃擬訂「左營奧運選手訓練營長期使用計畫綱要」,報奉教育部同意後,再商得軍方同意繼續借用,並於1976年11月正式成立「左營國家運動訓練中心」。訓練中心除供各種國家代表隊出國前集訓外,並長期培養田徑、游泳、桌球等3項青少年優秀選手,因此該中心時稱「優秀青少年運動選手訓練中心」又稱「左訓中心」。1981年為積極準備參加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乃將奧運選手列為左訓中心訓練選手重點。1992年,教育部與國防部以契約方式繼續借用該場地,並委由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代為管理。1997年,行政院體育委員會成立後,左訓中心改由體委會管理。2000年雪梨奧運會結束,體委會為落實「選、訓、賽、輔」合一及強化訓練組織功能,於2000年擬訂「國家運動選手培訓實施計畫」,報奉行政院同意備查後,依該計畫將左訓中心調整為臨時性、階段性之「國家運動選手訓練中心」,賡續辦理國家運動選手的培訓工作,並積極推動「財團法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籌設事宜。同時海軍總部亦將左營南、北勝利營區土地均移轉給體委會管理。2005年,配合政府組織再造推展法人化之政策,「財團法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改以「行政法人」組織型態申設,名稱定為「行政法人國家運動訓練中心」。2013年1月1日政府組織再造,體委會裁併為教育部體育署,國訓中心乃改由教育部管理。2014年國訓中心設置條例正式通過立法,2015年1月1日國訓中心正式成立,並於2015年1月5日揭牌運作。
分類: 人文 > 體育運動史
中文關鍵詞: 奧林匹克運動會黎玉璽齊劍洪
英文關鍵詞: Olympic GamesLi Yu-HisChi Chien-Hung
相關文獻: 國家運動訓練中心(2016)。中心沿革。2016年1月取自http:www.nstc.org.tw/ 蕭松彩(2006)。齊劍洪先生與左營訓練中心。載於蔡賜爵(主編),齊老歡喜人生(頁25)。臺北市: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

訊息回報

驗證碼圖,請按此圖,在新視窗查看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