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分類快速瀏覽

人文
社會
自然
方法論
其他綜合學科
田徑
水域
體操
球類打擊標的
球類隔網
球類對抗
技擊
舞蹈
傳統體育
其他綜合術科
身心障礙運動

理解式教學法 Teaching Games for Understanding (TGfU)

人氣: 3598 / 撰稿者: 闕月清
是由英國學者邦克(Bunker)與索普(Thorpe)於1980年代,在教學實務中所發展的修正式體育教學法,之後結合建構主義、人本主義、學生中心等理論的基礎,蔚為世界各國體育教學的新趨勢。教學流程有球類比賽、比賽賞析、理解戰術、做適當決定、技能執行、比賽表現等六個概念;課程設計原則為簡易性、再現性、誇張性、戰術的複雜性;教學評量分成技能、認知、社會行為、情意評量四類,強調在真實的運動情境中進行比賽表現評量。教學活動從簡單的遊戲或比賽開始,學生學習如何得分、攻擊與防守等概念,認識運動的特點和規則,對戰術的運用有所了解,學生經由教師引導,培養做適當決定的能力,教師再依據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技能指導與練習,藉由反覆練習和比賽來培養運用自如的動作技能,進而提升球類比賽的表現。理解式教學法運用球類運動分類系統:侵入性、網牆性、打擊守備性與標的性運動,引導學生發現同類型球類運動的比賽戰術是類似的,協助學生在比賽表現上發揮學習遷移的效果。
分類: 社會 > 運動教育學
中文關鍵詞: 建構主義比賽表現評量球類分類系統體育教學法
英文關鍵詞: Constructivismgam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strument(GPAI)games classificationteaching method of Physical Education
延伸閱讀: 闕月清、蔡宗達、黃志成(2008)。理解式球類教學模式。載於闕月清(主編),理解式球類教學法(頁21-40)。臺北市:師大書苑。

訊息回報

驗證碼圖,請按此圖,在新視窗查看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