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分類快速瀏覽

人文
社會
自然
方法論
其他綜合學科
田徑
水域
體操
球類打擊標的
球類隔網
球類對抗
技擊
舞蹈
傳統體育
其他綜合術科
身心障礙運動

球員配置 set up

人氣: 450 / 撰稿者: 黃神祐
躲避球比賽每局開始時,安排於內、外場之球員人數謂之「球員配置」。臺灣躲避球比賽發展史,依序從25人制、20人制而至目前通行之12人制比賽,三階段的比賽制度,在規則上各有不同的球員配置規定。(一)25人制比賽每局開始時,規定內場人數15人、外場10人;(二)20人制比賽規定球隊必須將球員依球衣號碼之單、偶數號均分為甲、乙兩組(各10人)。首局開始時,兩隊各可以甲、乙或乙、甲配置於內、外場。由於比賽規定為三局制,第二局比賽開始時,各隊第一局所配置之內、外場球員必須互換。比賽如有第三局,內、外場球員之配置,在甲、乙兩組原則下,由各隊自行決定;(三)12人制比賽每局開始時,在合乎法定出場人數下,球員配置可依各隊之戰術考量而安排,僅規定內場或外場之球員人數最少應有1人。由於比賽是以比賽時間結束時內場剩餘人數之多寡決定勝負,球隊在開局之球員配置以內場眾、外場寡為最常見。
分類: 球類對抗 > 躲避球
中文關鍵詞: 比賽制度躲避球出場人數
英文關鍵詞: competition systemdodge ballgoing on stage population
相關文獻: 李增堯(1969)。手球及躲避球指導法。臺北市:永安出版社。 中華民國躲避球協會(2008)。國際躲避球規則97年修訂本。臺北市:作者。

訊息回報

驗證碼圖,請按此圖,在新視窗查看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