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分類快速瀏覽

人文
社會
自然
方法論
其他綜合學科
田徑
水域
體操
球類打擊標的
球類隔網
球類對抗
技擊
舞蹈
傳統體育
其他綜合術科
身心障礙運動

攻擊(躲避球) attack

人氣: 602 / 撰稿者: 黃神祐
躲避球比賽中,攻隊的擲球軌跡經過守隊內場球員自然站立時之肩膀以下、兩臂側平舉以內之範圍,或是擲球造成守隊球員出局時,該次之擲球視為「攻擊」。躲避球規則明訂同一球隊其連續傳球次數,最多以4次為限,用以防止球隊藉由連續傳球拖延比賽;為了防止球隊藉投機取巧的攻擊動作規避傳球次數之限制,因此於規則中註明屬於攻擊之擲球必須經過的軌跡。不論攻者擲球動機如何,若球在防守者面前落地,球反彈後之軌跡雖經過上述之軌跡仍以「傳球」論。攻隊擲球經由上述之軌跡,不論是否造成守隊球員出局;以及非屬上述軌跡之擲球,卻直接造成守隊球員出局,均以攻擊論。經主審裁判裁定攻擊行為成立時,如攻隊持續控球,其原先計數之傳球次數應予歸零,否則應併入其原先傳球次數之累計;傳球次數歸零或累計,主審裁判必須以手勢明示之。
分類: 球類對抗 > 躲避球
中文關鍵詞: 躲避球出局傳球
英文關鍵詞: dodgeballoutpass
相關文獻: 中華民國躲避球協會(2007)。國際躲避球規則。臺北市:作者。青山直志(1993)。強くなる!ドッジボール完全ガイド。日本東京:講談社。

訊息回報

驗證碼圖,請按此圖,在新視窗查看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