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分類快速瀏覽

人文
社會
自然
方法論
其他綜合學科
田徑
水域
體操
球類打擊標的
球類隔網
球類對抗
技擊
舞蹈
傳統體育
其他綜合術科
身心障礙運動

危險比賽行為 to play in a dangerous manner

人氣: 484 / 撰稿者: 謝芳怡
進攻球員迫使一手臂長範圍內的防守對手高速撞向另一進攻球員的動作。此情況發生於進攻球員透過他的快速跑動迫使在一手臂長範圍內的防守者以高速撞向另一進攻球員。在此情況下,防守球員是因無法或太慢察覺已有一位進攻球員站在此行進路徑上,而導致身體碰撞,屬進攻隊的違規行為,判由對隊在違規地點執行重新發球。然而,若防守球員已察覺另一進攻球員站在他的路徑上或他有時間可避免碰撞時仍蓄意引起碰撞,裁判員應判罰防守球員,由進攻方執行自由傳球。若出現輕微碰撞或是防守球員蓄意引起碰撞但不影響比賽進行時,裁判員可採用「利益原則」(advantage rule),讓比賽繼續進行。危險比賽行為和切斷看似相似,但是兩者間的差別為:前者之進攻球員高速移位,致使防守球員難以察覺已有一位進攻球員站在行進路徑上,而導致碰撞,屬違規行為;後者之進攻球員移位緩慢,讓防守者有充足時間覺察行進路徑上的另一進球球員,不致產生身體高速碰撞,不屬違規行為。
分類: 球類對抗 > 合球
中文關鍵詞: 一手臂長高速碰撞違規
英文關鍵詞: arm’s lengthcollide at speedinfringement
相關文獻: International Korfball Federation (2010). The rules of korfball (from July 2010) . Retrieved January 23, 2010, from International Korfball Federation Website: http:www.korfball.org/ International Korfball Federation (2010). Guidance notes to the rules of korfball (from July 2010) . Retrieved January 23, 2010, from International Korfball Federation Website: http:www.korfball.org/
參考網址: http://www.korfball.org/

訊息回報

驗證碼圖,請按此圖,在新視窗查看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