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位置:首頁 > 八段錦(體育運動史) Ba Duan Jin
八段錦(體育運動史) Ba Duan Jin
中國傳統健身功法,結合了中醫理論,將動作的設計、臟腑特徵與病理規律結合,以肢體運動與氣息調理相輔而成,共包含八項肢體動作,分別是:「雙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調理脾胃須單舉、五勞七傷往後瞧、搖頭擺尾去心火、兩手攀足固腎腰、攢拳怒目增氣力、背後七顛百病消」。其中,「錦」者原指精美的絲織品,此處比喻該練功方法似錦之柔和優美。 八段錦之名始於北宋時期,據洪邁《夷堅志》載:「政和七年,李似炬為起居郎,……嘗以半夜時起坐,噓吸按摩,行所謂八段錦者。」可見,八段錦在北宋即已流傳;在南宋曾慥所著之《道樞》中,更詳細記錄了八段錦的八式套路。自宋朝至清代,分為多種套路歌訣,大體上可分為坐姿和站姿兩大類,站姿中更分南北兩派,南派尚柔,北派主剛,南派又有文武之分,文八段多行坐功,武八段重全身鍛鍊,形成不同的流派,動作也略有不同,但強身健體的目的仍然相同,且皆與《道樞》一脈相承。及至今日,因八段錦具有發達表面肌肉、矯正身體的不良姿勢、調養身心等特性,加上便於從事,仍廣為流傳。教育部曾在1968年1月頒布的「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將八段錦正式列入課程,並在南部普遍實施。
相關文獻: 吳文忠(1981)。中國體育發展史。臺北市:三民書局。
李季芳、周西寬、徐永昌(1984)。中國古代體育史簡編。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黃順意(1998)。古傳八段錦的奧妙(上)。(頁70-77)。
陳展淇(1990)。八段錦法--返老還童的健康法。客家雜誌(頁68-69)。
參考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