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位置:首頁 > 合作性競爭形式運動 sport as a form of cooperative competition
合作性競爭形式運動 sport as a form of cooperative competition
運動形上學研究的任務之一,在於澄清運動的本質與目的,文獻中常見的研究進路,包括遊戲或工作關係、競爭形式和身體動作形式三種。將競爭視為運動本質的研究文獻,又分為合作性競爭與敵對性競爭兩種詮釋立場。將運動詮釋為一種合作性競爭形式,認為運動的建構規則呈現出運動表現標準,總是一種和對手或記錄的競爭形式,例如跑得比對手快或在10秒內跑完100公尺。此種超越對手或運動記錄的競爭性,從運動是一種遊戲的角度來看,對手與記錄所扮演的角色,是使最佳運動表現得以出現的重要媒介。卓越的運動表現才是運動的目的,輸贏只是伴隨的結果,運動表現的競爭是一種分享與合作的競爭關係,由此便得出合作性競爭形式的詮釋角度。
相關文獻: Hyland, D. A. (1978). Competition and friendship. In P. Gaffney (Ed.), 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port (pp. 27-37). Oxfordshire , U.K: Taylor amp Francis
Keating, J. W. (1973). The ethics of competition and its relation to some moral problems in athletics. In R. G. Osterhoudt (Ed.), The philosophy of sport: A collection of original essays.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