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位置:首頁 > 柔軟度 flexibility
柔軟度 flexibility
指單一關節或一連串關節的活動範圍,或只在關節生理限制內,伸展肌肉和肌腱的能力。活動範圍則是指關節在某一特定面移動程度的大小。柔軟度可分為靜態柔軟度和動態柔軟度兩種,靜態柔軟度是指測量關節受到肌肉和肌腱部位限制的全部活動範圍,動態柔軟度則是指測量整個關節活動範圍在伸展過程中的阻力。影響柔軟度的因素有關節構造和種類、軟組織、身體活動度、年齡、性別、溫度和遺傳。可改善柔軟度的方法有:(一)靜態伸展:以逐漸伸展肌肉方式,在最大範圍處維持10至60秒,每日至少實施一次伸展運動,實施的最佳時機則是每天的早晨,伸展到緊繃但無疼痛的程度,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是值得肯定的;(二)動態伸展:意指反彈動作方式伸展肌肉,其機轉是藉由迅速的反彈動作,提高肌肉伸展接受器的活動,得以延長時間,但這種方式較容易產生運動傷害,使用時需謹慎小心;(三)自感的肌神經促進技術:利用肌肉及關節接受器的反射作用發揮較大的訓練效果,其方法是「收縮與放鬆」,也就是在伸展之前先行收縮肌肉,這種技術可以有效的放鬆肌肉,不過容易導致肌肉僵硬或痠痛。伸展動作可採用十二項基本操,其包括:伸展肩膀、坐姿扭轉、立姿轉體、體側伸展、仰臥腿側擺、頸部環繞、下背伸展、手臂伸展、前分腿與側分腿伸展、直立式與抬腿式腿後肌伸展、小腿與腳跟腱伸展、大腿前側肌肉伸展。
相關文獻: 林貴福、盧淑雲(2008)。運動保健與體適能。新北市:冠學文化。
許樹淵(2009)。卓越體適能。臺北市:師大書苑。
卓俊辰(編譯)(1986)。健康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