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位置:首頁 > 肥胖 obesity
肥胖 obesity
指以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來評估肥胖的程度,行政院衛生署公佈國人最新肥胖定義(成人),輕度肥胖為27≦BMI<30,中度肥胖為30≦BMI<35;重度肥胖為BMI≧35。美國運動醫學會指出,輕度肥胖為30.0≦BMI<34.9;中度肥胖為35.0≦BMI<39.0;極度肥胖為BMI≧40。但由於每個人身高不同,單由體重的測量可能無法反應體內脂肪堆積的情形。最近研究指出,不僅體重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身體肥胖的部位也有相當關係,因此可採用腰臀圍比,即用腰圍(吋)/臀圍(吋),腰臀圍比值大的人,脂肪積存在腹部,罹患慢性疾病的危險性高,當男性腰臀圍比值大於0.95和女性腰臀圍比值大於0.85時,則陷入胰島素阻抗、高膽固醇和高血壓的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中。除了脂肪組織分布情形外,也需分辨肥胖的增加是由於每個細胞本身的脂肪量增加(即脂肪細胞肥大,又稱肥大型肥胖症),或是脂肪細胞的數量增加所導致(脂肪細胞增生,又稱增殖型肥胖症),或是兩者皆有。脂肪質量超過30公斤以上時,肥胖的增加主要是脂肪細胞增生所致,脂肪細胞的肥大與小幅度肥胖有關,而脂肪細胞過多時,減重及維持體重會更形困難。
相關文獻: 林正常(2006)。運動生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正常、林貴福、徐台閣、吳慧君(譯)(2005)。運動生理學:體適能與運動表現的理論與應用(第四版)。臺北市:藝軒出版社。(Powers, S. K., amp Howley, E. T.,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