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位置:首頁 > 西洋棋 chess
西洋棋 chess
一種兩人在棋盤上對弈的運動,又稱國際象棋。被認為起源於亞洲印度一帶,而後流傳至波斯,穆斯林統治波斯後,傳至伊斯蘭教國家,接著傳入歐洲。起始棋盤與棋子猶如兵陣、戰車等打仗之工具。其傳入南歐之後開始出現了變化,於15世紀慢慢演變成現今的西洋棋棋盤與棋子。棋盤為64格黑白交錯形成的正方形棋盤,一方為白棋,另一方為黑棋。棋子的組成分別為:國王、皇后、城堡、騎士、主教與兵。棋局可分為開局,中局與殘局等三個階段。其終極目標在於「將死」對手的國王。西洋棋於1999年被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為體育項目,並認可世界西洋棋總會(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Échecs, FIDE)為擁有對西洋棋最高權力的組織機構。
相關文獻: World Chess Federation (2008). Game of Chess and its History. Website: http:www.fide.com/fide/fide-world-chess-federation.html
呂嘉昕(譯)(2007)。大家來學西洋棋。臺北市:哈佛人出版有限公司。(Castor, H., 2002)
延伸閱讀: Chandler, M., amp; Milligan, H. (2004). Chess for Children. London, UK: Gambit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