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位置:首頁 > 佾舞 Yi dance
佾舞 Yi dance
祭典舞蹈的一種。佾是舞隊的行列,何晏集解:「佾,列也,天子八佾,諸侯六佾,卿大夫四,士二。」周公制禮作樂後,為奠定倫理道德的標準,訂定嚴謹繁複的各種儀規,人依其尊卑不得僭越,《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見佾舞人數的多寡,標誌著階級之分。現存的佾舞圖譜,有明、清二代,清代孔廟選擇的童生擔當佾生,於祭孔儀序中跳文、武佾舞,文舞生手持翟籥而舞,武舞生則手持干戚而舞,目前臺灣的孔廟,佾生舞於大成殿前的丹墀(平臺),佾舞從肢體的授、受、辭、讓、謙、揖、拜、跪、頓首的舞姿中,以兩組相對的形式演釋,體現尊師重道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禮樂治道的思想。
相關文獻: 杜美芬(2003)。祀孔人文暨禮儀空間之研究–以臺北市孔廟為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桃園縣:中原大學。
以成書院(1984)。釋奠暨以成書院150周年特刊。臺南市:臺南市文廟管理委員會。
延伸閱讀: 清康熙‧金之植編(1991)。聖門禮誌。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
參考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