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位置:首頁 > 能動性 agency
能動性 agency
社會學上在探討社會階級與運動參與率之間的關係時,所做的解釋通常都會落在「能動性理論」(agency theories)與「結構理論」(structure theories)兩者間的其中一種。能動性指個體擁有的自由選擇權,不被外力所影響而做的行動,與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自願主義(volunteerism)、自由意志(free will)等相關。大部分的運動員贊同能動性理論。他們認為必須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且成功來自於個人持續不斷的努力。與能動性理論相對的結構理論,則主張人的行為是由社會的結構與影響力來決定的。社會學理論中,包含馬克思主義(Marxism)、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以及某些派別的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 functionalism),都強調此概念的重要性。若以選擇增進個人健康的方法為例,就算兩個不同的個體都依照自我意志做抉擇(能動性),其結果仍會有差異。因兩人的社會與家庭背景不同,其中一人可能因經濟情況不理想、社會階層較低、資源較少,因此方法的選擇就受到限制。
延伸閱讀: Earl, S. (2010). Sociology of Sport and Social Theory.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